顯示具有 櫻桃羊英語加油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櫻桃羊英語加油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波斯王子時之刃:古代版的《命運好好玩》

昨天晚上和一個朋友去看上映中的《波斯王子時之刃》
本來是想看《史瑞克4》,無奈三多電影院只剩中文版→要我看中文版,不如叫我去死死吧
所以選了第二順位的《波斯王子》
看完出來以後,我一直想找個說法描述我的失望--雖然原本的期望也沒有很高啦
結果朋友很妙地說了一句:「我覺得好像古代版的《命運好好玩》」
...

就某個程度來講,她形容得還真是貼切啊!
都是只要「按一下」,時空就會倒轉,而且只有使用者自己會發現,旁人都不知道啊!
好險片裡時光倒流的場景沒那麼多,不然《波斯王子時之刃》就要學《命運好好玩》的英文片名"Click",改成"Press"(press the dagger to turn back the time:按一下匕首讓時光倒轉)
這部片讓我覺得沒有很好看的原因是,儘管劇情很緊湊,但故事片段之間的接串,不知為何覺得並不很順暢,片段和片段之間的色調和配樂也突兀不搭,所以故事的發展給人一種跳來跳去的感覺,而不是很自然流暢地發展。→說得有點難理解,要親自看才有那個fu

這部片主打它的電影特效是《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原班人馬製作
網路上有人看完說《神鬼奇航》不如《波斯王子時之刃》精采
但個人覺得,《神鬼奇航》本來就不是動作片,打鬥場景當然不像《波斯王子時之刃》
但不管是在橋段串接、對話設計、故事安排和新鮮感,《神鬼奇航》都優太多了
再加上強尼戴普演的傑克船長的瘋癲行徑,比《波》片裡面硬ㄠ的笑點來得有梗太多了



《波》片前半段,波斯王子一直重覆兩句話→Well,也沒有一直來,只是講很多次我印象很深刻
就是:I didn't kill my father和Giver me the dagger
"Dagger"指得是短劍或匕首,和"knife"不一樣的是,dagger兩緣都是利刃,而knife通常指只有一緣有利刃的武器

另外,dagger也代表符號"†",叫做「劍號」。用法和星號(*;asterisk)一樣,是加上附註的時候使用。
如果是第二個附註,則用"double dagger",也就是「雙劍號」。用和「雙劍號」同義的字就是"diesis"。

如果是用在片語,"at daggers drawn"指的是雙方相互敵對、關係劍拔弩張的意思。講白一點生動一點,就是「兩邊互看不順眼到一見面就要拔刀互砍」。
例如南北韓因日前天安艦沉船事件再次關係緊張,就可以形容是:
North Korea and South Korea are at daggers drawn due to the Cheonan warship conflict.

而"look daggers at someone"則是對某人怒目而視
例如:He looks daggers at the guy who he believes is responsible for his break-up with his ex.
(他怒視那個害他和前女友分手的傢伙)

儘管《波》片不得我青睞,不過這是演過乖乖牌學生、同性戀牛仔、阿宅漫畫家、菜鳥探員、呆呆鍋蓋頭大兵的奶油小生傑克吉倫霍第一部動作片,而且他還秀了好幾招跑酷特技。還是要為他的努力拍拍手啦。

[推到Plurk]

[推到 Facebook]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城市極限運動-跑酷Parkour

前陣子電視播出新片《波斯王子:時之刃的幕後花絮》
裡頭提到男女主角為了這部片,部分場景都不用替身(stunt perfomer),而是親自上場
男主角傑克吉倫霍還接受幾個月的「跑酷」訓練。在電視訪談秀裡,吉倫霍說訓練他的人正是「跑酷」的創始人之一David Belle。David Belle也是Banlieue 13《暴力特區》的男主角之一,他在片子裡把「跑酷」的特技運用得淋漓盡致。盧貝森在2001年的電影Yamakasi《企業戰士》也是一部充滿「跑酷」鏡頭的動作片。而Yamakasi這個名字也是借用David Belle和8個跑酷人所創立的團體,影片本身也就是這9個跑酷人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Jake Gyllenhaal: Parkour Proud


「跑酷」的英文是parkour(點連結有發音),又稱為free running。是一種以城市為場景的極限運動。跑酷人必須克服城市的各種障礙物,像是建築物、人行道、汽車等等,敏捷地上攀下躍。看過《暴力特區》和《企業戰士》的人應該都很熟悉主角那些飛簷走壁、神乎奇技的身手。相較之下《波斯王子》的「跑酷」場景就沒那麼緊湊頻繁了。不過拜《波斯王子》在台灣上映記者會之賜,應該會有更多台灣觀眾更知道「跑酷」這種又酷又玩命的運動。
[推到Plurk]

[推到 Facebook]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ちかん、Groper、鹹豬手

人氣部落格作家酪梨壽司寫過一篇文章叫痴漢的啟示
說痴漢的問題在日本變成「仙人跳」的最新詐騙手法
害得有些清白的男性為了自保,坐電車時不得不高舉雙手抓住拉環
免得被人家誣賴陷害
有時候日文蠻好玩的,有些日文的漢字和本身的意思乍看之下還真不搭
像ちかん的漢字是「痴漢」,不說還以為是「痴心的漢子」咧
說穿了原來就是色狼
(像日文小偷的漢字是「泥棒」,也是叫人摸不著頭緒)

前陣子去書局翻一本圖解英文的書
有一個單元的主題是「交通工具」
其中一頁列出電車上相關單字
赫然看到這個字:groper 痴漢
已經苦思很久「痴漢」英文怎麼說的我見獵心喜
馬上又是翻字典又是上網查grope的意思和用法
奇怪的是,朗文字典和偉伯線上字典的解釋,都只說grope是摸索尋找事物(ex: grope for the glasses in the dark;在黑暗中摸索著找眼鏡)
奇摩字典也頂多解釋為調情時撫摸身體
在網路上直接查groper時更好笑,因為那是一種魚的名字(又叫grouper)
不死心的我一直在網路上查
結果找到一則英文影音新聞,證實groper真的是痴漢的意思耶
(片頭時之刃的預告片可以不要理它)










新聞裡面這個留黑長髮、很有雷鬼風格的變態男(pervert)
在東曼哈頓隨機突襲穿裙子的女性
把手伸進人家裙下亂摸一把(噁~)
好幾個女生受害
不曉得最後這個變態有沒有被人肉搜索出來
不過找到這個影片我覺得蠻好笑的

這樣想想,其實groper和中文的鹹豬手意思應該是一樣的
日文的痴漢雖然也有色狼的意思
不過大部分是指電車色狼
和英文或中文裡指在路上伸狼抓的色狼有一點點不一樣

更好玩的是,如果在google輸入gropers in japan
就會跑出很多筆搜尋結果和圖片
有的還特別註明是train groping或train chikan
彷彿ちかん已經變成一個比groper或鹹豬手更具識別性的專有名詞了


[推到Plurk]
[推到 Facebook]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2010年英國大選:誰將和誰同床?答案是:卡麥隆和克雷格

2010年英國國會大選已於5/6落幕。這次選舉結果果然如眾分析師預測的一樣:英國主要三黨(工黨、保守黨、自民黨)都沒有獲得絕對多數的席次,這使得英國重演1974年的政治局勢,也就是僵局國會(hung parliament)。僵局國會的出現,使得三黨陷入組成聯合內閣的角力戰(coalition cabinet;但席次較多的黨不一定要組成聯合內閣,該黨也可以選擇不和任何黨合作,逕自組成少數政府)。於是乎媒體報導就出現這麼一個問題:
Who would get into bed with who to form a coalition?

這句話逐字翻譯的話,是”誰將和誰同床組成聯合政府”?這麼翻當然不對
這句話主要源自bedfellow這個詞,也就是”伙伴”的意思
根據Merriam-Webster線上字典的解釋,bedfellow是”one who shares a bed with another”。用在政治領域時,意味達成共識、或有同樣意識形態、政治理念、政治目標的人或政黨。保守黨黨魁卡麥隆-英國準首相-已經宣布和自民黨組成聯合內閣,並將讓自民黨黨魁克雷格擔任副首相,因此兩人就是政治上的bedfellow。

然而,保守黨和自民黨雖然即將組成聯合政府,兩黨在某些議題上仍有歧見,例如選舉制度改革、移民問題等。聯合政府成功與否,就看兩人和兩黨怎麼彼此謀合。假設未來很不幸地兩人同台卻不同意見、各懷鬼胎,屆時兩人就會變成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的”strange bedfellow”了。

BBC中文網整理了與英國選舉相關的中英對照名詞,還附上中英對照釋意,可以多加參考利用。
英國大選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