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譯書初體驗-奇幻王國走一遭

<6月5日更新>
奇幻王國法柏哈溫第五部曲:魔獄之鑰上市啦


一直以來,譯書是我暗中(已經說出來,也不算暗中了吧)希望實現的夢想。
我的動機也許有點不良,我想體驗那種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出來、自己的翻譯獲得credit的感覺,即便那也代表一種責任。

 不過譯書除了要有一定的功力耐力之外,有接觸出版社的管道也是關鍵,很多出版社都要找有譯書經驗的人,覺得比較信得過。之前爬過一些資深譯著的部落格,其中不乏先毛遂自薦、進而成為專業書籍譯者的人(三腳貓玩翻譯)。不過,毛遂自薦也要先有作品,沒有作品的我就一直把這個夢想擱著。

 很幸運地在因緣際會之下,我有一個小小的機會。

 這是一個豐富譯書經驗的朋友介紹的。這個朋友譯過不少小說,其中一本還曾排行誠品十大熱名書榜。

 由於她手上太多工作,所以去年底臨跨年時分,問我想不想合譯,我當然是一口答應了。
她找我合譯的書是一本奇幻小說,是這個系列的第五集,也是完結篇,一到三集是她譯的,第四集則是另一位譯者。歷經三個月的奮戰,今天我們終於把完稿交給出版社。

 翻譯過程中,我切身體驗譯書的樂趣和困難。

 著手之前,我先看過前面四集,越往後看,越覺得故事精采絕倫,整個被吸引。這個系列描述兩個平凡的姊弟,發現了爺爺奶奶所管理的魔法園區,原本無奇的生活,頓時置身在精靈、惡魔、魔法法器、爾虞我詐的冒險裡。這個系列在歐美很受歡迎,不少讀者希望它能像《哈利波特》一樣翻拍成電影,如果可以,那就真的太酷了!因為故事好看,在翻的時候,特別覺得有動力,很努力地想把書翻出來,跟引頸期盼中文版發行的讀者們分享。

 不過當然也遇到困難的地方。這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集,我分到的部分又是後半部,所以遇到許多正邪雙方打鬥的情節。作者以生動的字眼描寫戰爭過程,讓我苦惱要怎麼翻才生動精彩,這時候就超後悔怎麼沒聽之前一個翻譯老師建議的,看金庸小說磨練中文造詣。我曾到中文版臉書粉絲團上,看到蠻多讀者真的很期待中文版發行,還有讀者說翻譯翻得很有畫面(我朋友翻得好),心裡更緊張,雖然這樣講很不專業,不過我真的超怕辜負讀者的。就在夾雜興奮和緊張的情緒,還有截稿日的壓力下完成了。

 我真的非常感謝這位朋友給的機會,儘管她一直謝謝我幫她分攤工作。現在還沒看到成品,不曉得到時我的心情會如何,也不確定這會不會是一個起頭,開創以後譯書生涯,也許還要多年的努力磨練吧,但我由衷希望未來還會再有機會。

 現在,我也要來當個小書迷,引頸期盼它的發行了!

[推到Plurk]
[推到 Facebook]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麥可傑克森,你的"This is it"是啥意思?我要觀落陰問一下嗎?

(Source: Wikipedia)

 上禮拜翻到一片要在飛機上播放的紀錄片,片子的名稱是《巨星雲集之麥可傑克森》。不到三十分鐘的片子,介紹麥可精彩非凡,卻又毀譽參半、高處不勝寒的一生。麥可畢生傳奇不斷,連死時也那麼離奇,在他的This is it演唱會展開前不到三週,就心臟驟停猝死,徒留驚愕傷心的粉絲,和為了他盛名所帶來的利益、爭個不停的家人和唱片公司。

 麥可的This is it演唱會,中文取名為《麥可傑克森-未來的未來演唱會》。以演唱會的名稱而言,這個名字聽起來還蠻有氣勢的,感覺上一向獨領風騷的麥可,又要展開一連串充滿未來感的演唱會。

 不過翻譯紀錄片時,麥可的一段話,讓我為了這短短的This is it苦思良久(呃,也沒很久啦)
麥可是這樣說的:

I just want to say that these will be my final show performances in London.

This will be it, and when I say this it, it really means this is it.
..

This is it, I mean this is really it, this is the final curtain call.


 "This is it"可以有不同解讀,依語境而決定,有時可以解讀為「終於開始(來到)了」、「就是這個了」,意思是在等待多時之後終將發生的意思,如果不看麥可說的話,我會將This is it解讀為麥可蜇伏已久,終將重現江湖。

 然而看了麥可說"...these will be my final show...this is the final curtain call"時,我意識到他並不是期待重出江湖,反而有一種「就這樣了,等我開完這十場(後來十場售票場場秒殺,被迫加開到五十場!),一切就結束了」,他已打算正式退出演藝舞台,只是世事難料,結果他退出的是人生的舞台

所以與其翻成「終於開始(來到)了」、「就是這個了」、或是未來的未來什麼的,我把他翻成

我想說的是

這將是我在倫敦的最終演出

這是最後一次了

當我說是最後一次

就真的是最後一次

...
這真的是最後一次

這是最後一次謝幕

我認為這較能反映出他心中的想法,那種帶點「我累了、我受夠了,這次結束後我真的要走人了」的感覺。希望我沒誤解你的意思了,麥可。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五月天的阿信不是丹麥人、霹靂嬌娃也沒到過墾丁

 我喜歡影視翻譯。

 雖然平常接的都是紀錄片,不是影集或電影類的翻譯,但還是覺得影視翻譯很有趣。以前接影集翻譯面對趕稿的壓力時,常常因熬夜而吃不銷。不過完成後的感覺還是很棒,如果有機會看到自己譯的那集在電視上播出,感覺更好(不過就算看到了,我的名字還是沒在上面T_T)!

 前陣子看電視重播《麻雀變王妃》,個人覺得這部片不特別有趣,不過當中的一句翻譯倒是吸引了我的注意。

 劇情裡丹麥王子說一個美國知名樂團的一員,其實就是丹麥人,讓女主角家裡的人很驚訝,因為他們以為團員全都是美國人,片裡的對話是這樣說的:

王子:Lars Ulrich is from Denmark.
女主角哥哥:The drummer From Metallica?


 Lars Ulrich(拉爾斯烏爾里希)是美國重金屬搖滾樂團Metallica(金屬化)的鼓手,可能是這個樂團在台灣並不廣為人知,結果影片的翻譯就把它翻成:

王子:阿信就是[丹麥人]啊
女主角哥哥:五月天的那個阿信?

 雖然可以理解翻譯是怕觀眾不知道Metallica是誰,所以換成人人皆之的五月天,可是也太扯了吧,正港台灣出品的阿信,怎麼看都和丹麥人八竿子打不著啊!這樣只會讓觀眾更看不懂吧!

 這就讓我想到之前在《霹靂嬌娃2:全速進攻》也出現類似的怪翻譯。嬌娃們查到犯罪現場殘留的衝浪板蠟,是鳳梨口味、在美國某個知名海灘才有賣的蠟(名字我忘了)。結果翻譯把它翻成:在墾丁賣的

 上面這兩個「歸化」的例子(又讓我想起寫論文的時候><)還蠻不優的,觀眾看了會錯亂吧。  不過有個例子我倒覺得「歸化」還不錯。在《曼哈頓情緣》裡,飾演童話故事公主的艾美亞當斯三不五時就來個帶動唱,差點逼瘋男主角,他跟她說:
男主角:It's like you escaped from a Hallmark card or something.
    (妳活像水蜜桃姐姐一樣)
公主:Is that a bad thing?
   (這樣很糟糕嗎?)

 看到「水蜜桃姐姐」,我笑了出來,一整個覺得很有畫面啊!兩個穿著和動作都很夢幻誇張
與其翻成「卡片上的人物」,翻「水蜜桃姐姐」更直截了當!這個「歸化」的例子很優。
看來翻譯時要用什麼策略,沒有絕對的答案,重點還是回歸讀者或觀眾的感受和能否理解。
[推到Plurk]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