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五月天的阿信不是丹麥人、霹靂嬌娃也沒到過墾丁

 我喜歡影視翻譯。

 雖然平常接的都是紀錄片,不是影集或電影類的翻譯,但還是覺得影視翻譯很有趣。以前接影集翻譯面對趕稿的壓力時,常常因熬夜而吃不銷。不過完成後的感覺還是很棒,如果有機會看到自己譯的那集在電視上播出,感覺更好(不過就算看到了,我的名字還是沒在上面T_T)!

 前陣子看電視重播《麻雀變王妃》,個人覺得這部片不特別有趣,不過當中的一句翻譯倒是吸引了我的注意。

 劇情裡丹麥王子說一個美國知名樂團的一員,其實就是丹麥人,讓女主角家裡的人很驚訝,因為他們以為團員全都是美國人,片裡的對話是這樣說的:

王子:Lars Ulrich is from Denmark.
女主角哥哥:The drummer From Metallica?


 Lars Ulrich(拉爾斯烏爾里希)是美國重金屬搖滾樂團Metallica(金屬化)的鼓手,可能是這個樂團在台灣並不廣為人知,結果影片的翻譯就把它翻成:

王子:阿信就是[丹麥人]啊
女主角哥哥:五月天的那個阿信?

 雖然可以理解翻譯是怕觀眾不知道Metallica是誰,所以換成人人皆之的五月天,可是也太扯了吧,正港台灣出品的阿信,怎麼看都和丹麥人八竿子打不著啊!這樣只會讓觀眾更看不懂吧!

 這就讓我想到之前在《霹靂嬌娃2:全速進攻》也出現類似的怪翻譯。嬌娃們查到犯罪現場殘留的衝浪板蠟,是鳳梨口味、在美國某個知名海灘才有賣的蠟(名字我忘了)。結果翻譯把它翻成:在墾丁賣的

 上面這兩個「歸化」的例子(又讓我想起寫論文的時候><)還蠻不優的,觀眾看了會錯亂吧。  不過有個例子我倒覺得「歸化」還不錯。在《曼哈頓情緣》裡,飾演童話故事公主的艾美亞當斯三不五時就來個帶動唱,差點逼瘋男主角,他跟她說:
男主角:It's like you escaped from a Hallmark card or something.
    (妳活像水蜜桃姐姐一樣)
公主:Is that a bad thing?
   (這樣很糟糕嗎?)

 看到「水蜜桃姐姐」,我笑了出來,一整個覺得很有畫面啊!兩個穿著和動作都很夢幻誇張
與其翻成「卡片上的人物」,翻「水蜜桃姐姐」更直截了當!這個「歸化」的例子很優。
看來翻譯時要用什麼策略,沒有絕對的答案,重點還是回歸讀者或觀眾的感受和能否理解。
[推到Plurk]
[推到 Fac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