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翻譯的老二哲學

專業日文書籍譯者綿羊在她的網誌寫到一篇關於翻譯合約和稿費的文章。我回頭想想自己開始接case以來,從沒簽過所謂的合約,就連譯書時也沒有,感覺上好像有點不專業喔,不過也沒發生過客戶不給錢,或我隨便亂翻的情況,所以簽不簽合約,目前對我來說,好像也沒太大的影響。

即使不簽合約,我也都和客戶以手機或電郵溝通,隨時讓彼此掌握狀況。所以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從來沒見過這些客戶,無論合作幾年,永遠只見其字或只聞其聲而不見盧山真面目,我不知道其他譯者怎樣,也許在翻譯界(至少是筆譯的領域),這是常態吧。

倒是有個影視翻譯的客戶很有意思。我和他合作兩年多,他連用電話聯絡都不太常用,除非不得已,他寧願用電郵。直到我上台北工作,因為某些需求而見了面,當時心裡不知為何覺得很奇妙。

有次為了幫他忙(免錢的情義相挺),我們約在咖啡館見面,跟他一起校一部片子的字幕。那部片子是越南片,有加英文字幕,所以要翻成中文。校完後,我利用難得的機會,問他一些影譯界的事情。

和他合作這麼久,譯過許多公播用的紀錄片、一個系列的影集、和兩三部電影。我對譯電影(又?)有種嚮往,就問他平常看到的院線片都是哪些多媒體公司在接的,為什麼好像一般譯者很少接到那類電影(我做的都是沒上院線直接發行DVD,最多只在電視上播)。他說院線片顧及商業機密,通常不外包,也就是說這些公司會養一批自己的譯者,負責譯這些影片。這些公司多半規模較大,有自己專業的剪輯室等等。他說他的公司也曾接過一些院線片,或是和電影台合作接片。但他說接這類工作雖然能讓自己的公司比較有名聲,但這些客戶在付款上多半規舉一堆,有的會殺價,有的半年多後才付款,對他這樣的小公司(他沒說「小」,我自己加的)負擔太重。另外,有的像Hxx電影台,還會要求多媒體公司用電影台自家專用的字幕和剪輯設備,這些設備所費不貲,不能和其他客戶的影片共用,而且一段時間後還得升級,成本太高了,所以他後來就不接了。

相較之下,他外包給我這些公播用、DVD用、或在飛機上用的影片,我想在多媒體後製界算是一些相較次要的案子,但卻有其市場,而且可能還不小。我一直很希望能翻到院線片,或至少會打上譯者姓名的片子,給自己的努力一點credit。不過接這些二線的案子,案源還算穩定,讓我聯想到,這也許算得上一種「老二」哲學吧,沒接到一線的,接二線一樣有收入,而且一樣學到很多有趣的東西。那種樂趣是一樣的。(不過我還是希望公播用的那些紀錄片可以在市面上發行DVD,我好想收藏哦,自掏腰包都甘願)。

[推到Plurk]
[推到 Facebook]